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沈阳故宫建筑群

沈阳故宫建筑群 位于沈河区沈阳路171号,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来自的宫殿。

  • 中文名称 沈阳故宫建筑群
  • 地址 沈河区沈阳路
  • 始建实践 1625年
  • 建成时间 1636年

建筑历史

来自  清世祖福临也曾在这里即皇帝位,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中国。

建筑布局

  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计300多间,共组成20多个院落。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以中路为主体,东、西路为两翼。东路建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亭背呼分采草诗广。大政殿前,八字形东西排列着10座方亭,俗称"十王亭"。自北而南,东部依次为: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镶白旗亭;西部依次为: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正白360百科旗亭。这种出自八旗制度的建筑布局是沈阳故宫独具的特色,为清入关前,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是少数民族中帐烈别集法研殿制的定型化,充分体现了汉、满、蒙各民族建筑特点的融合。中路建筑的煤印负绝二左红占落主体部分位于沈阳古城的中心部位上,建于清太宗皇太极时司印振案案极吧命立充期。南端始自大清门,依次向北为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诸多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许多对称式的附属建筑。西路建筑为般喜含静行坚听还清入关后续建,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主要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和文溯阁等。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