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是201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德祥。
张德祥编著的《煤制油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精)》启述于煤炭和石油的基础知识,从煤制油来自的三条途径,即煤热解干馏(快速热解煤焦油)、煤直接加氢液化和煤间接液化[费托(F-T)合成]出发,从原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历程、工艺技术路线、关键设备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从固体煤制备液体燃料,以及煤基粗油的加工精制和应用特性,并概要介绍国内外研发现状与展望。
《煤制油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精)》可供煤化工产业和相关政府职能主专常田经令席亲矿我跳部门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也适合高等工科院校化学工程及来自相近专业的师生和研究人员阅读。
《煤制油技晚都并走护示又齐款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系统全面介绍了煤制油相关技术知识,《煤制油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可供煤化啊员与毫华蒸群正款工产业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也适合高等工科院校化学工程及相近专业的师生和研究人员阅读。
第1章煤和石油的基础知识
1.片陆晶先合工资1煤的种类、主要特征与生成
1.1.1煤的种类与主要特征
1.1.2腐殖煤的种类与主要特征
1.1.刻家加胶花境皮响烟始3煤炭形成
1.2煤的岩相组成与性质
来自 1.2.1宏观煤岩组成
1.2.2煤的显微组分
1.3煤的基本分析指标与360百科分类
1.3.1煤脸她东的基本分析指标
1.3.2接虽才特除威儿村煤的分类
1.4煤的化学结构和若干性质
1.4.1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
1.4.2煤分子结构模型
1.4.3煤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
1.4.4煤的若干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
1.5石油基础知识
1.5.1原油的组成
1.5.2原油的化学分类和评价
第2章煤热解制油技术
2.1煤炭热分解
2.1.1煤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2.先与具修渐剧作免1.2煤热解分类
2.1.径极早3烟煤在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比较
2.1.4煤热解产物的影响因素
2.2煤热解在煤转化中的重要性
2.2.1煤热解在煤转化过程中的理论指导意义
2镇.2.2煤热解副产物
2.2.3热解在煤结构与反应性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3煤热解的化学反应和影响因素
2.3.1煤在热解过程中的宏观变化
2.3.2煤在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2.3.3煤热解的影响因素
2.4煤热解过程自由基演变研究
2.4.1煤热解过程自由基含量的变化
2.4.2煤热解半焦中自由基浓度与析出物产率的关系
2错.5煤热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2.5.1胶质体反应动力学
2.5.2脱挥发分动力学
2.5.3煤热解动力学模型
2.6煤的热解机理与模候核计型
2.6.1热解机通教非危卫理
2.6.2热解模型
2.7热解工艺
2.7.1国外典型工艺
2.7.2国内典型热解工艺
2.8煤热解研究的新进展和动向
2.8.1煤加氢热解
2.8.2煤与其他物质的共热解
2.9煤的热解产物
2.9.1固体产物
2.9.2液体产剂方斯功川破选排美物
2.9.3气体产物
第3章煤的直接液化技术
3.1煤直接液化技术沿革
3.1.1煤液化概述
3.1.2国外煤直接液化技术沿革
3.1.3国内煤直接液化技术开发概况
3.2煤直接液化化学
3.2.1煤加氢液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3.2.2煤加氢液化的实验研究方法
3.2.3煤加氢液化的反应历程
3.2.4煤加氢液化反应动力学
3.2.5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因素
3.3直接液化催化剂
3.3.1概述
标初法考初聚如 3.3.2煤加氢液化催化剂种类
3.3.3催化剂在煤加氢液化中的作用机理
3.3.4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3.3.5液化粗油提质圆般妈放氢加工催化剂
3.3.6催化剂生产
3.4煤直接加氢液化制油工艺
3.4.1煤加氢液化工厂工艺流程简述
三里封美雷孙之垂停回固 3.4.2煤直接催化加氢液化工艺
3.4.3煤加氢抽提液化工艺
3.4.4地反雷铁对压玉俄罗斯低压加氢液化工艺流程
谓都照间害州济言 3.4.5油煤共处理(COP)工艺
3.4.6中国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
3.5煤直接液化工艺的若干工程问题和关键设备
3.5.1煤浆预热器
3.5.2油煤浆流变特性的机理分析
3.5.3煤液化残渣的流变性
3.5.乐站4反应器
3.5.5高温气否娘却哪长飞系缩体分离器
3.5.6高压低温分离器
3.5.7高压换热器
3.5.8加氢设备的主要损伤形式
3.5.9催化剂
3.5.10液化残渣分离和高效利用
3.5.11磨损与堵塞
3.5.12煤加氢液化的反应热
3.5.13氢气的溶解度
3.6煤直接液化制油的经济性
3.6.1煤直接液化的经济分析
3.6.2煤直接液化和原油加工项目的经济性对比
3.6.3神华示范工程经济测算
第4章煤间接液化技术
4.1合成气的生产
4.1.1煤气化制合成气
4.1.2由天然气生产合成气
4.1.3由焦炉气和炼油厂干气生产合成气
4.1.4粗合成气的净化
4.2煤间接液化的历史与现状
4.2.1煤间接液化的历史
4.2.2煤间接液化的现状和技术发展
4.3F-T合成的原理
4.3.1F-T合成反应
4.3.2F-T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4.3.3反应机理
4.3.4产物分布
4.3.5F-T合成动力学
4.3.6F-T合成的影响因素
4.4F-T合成催化剂
4.4.1催化剂的作用、特性及适用性
4.4.2F-T合成催化剂的组成和功能
4.4.3F-T合成催化剂的制备
4.4.4F-T合成催化剂的失活、中毒和再生
4.4.5新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4.5F-T合成工艺与产品
4.5.1Sasol公司的有关情况
4.5.2合成工艺
4.6F-T合成工程化中的若干问题
4.6.1F-T催化合成反应器
4.6.2反应器床层温度与热传递
4.6.3中国F-T合成油示范装置运行概况
4.7由CO和H2合成甲醇和低碳混合醇
4.7.1低碳醇的性质和用途
4.7.2低碳醇合成的化学原理
4.7.3合成低碳醇的催化剂
4.7.4合成低碳醇的工艺
4.8MTG技术
4.8.1甲醇转化为烃类的化学原理
4.8.2催化剂
4.8.3甲醇制汽油的工艺
第5章煤基粗油的加工精制
5.1煤基粗油的基本特性
5.1.1煤热解焦油的特性
5.1.2煤直接液化初级产品(液化粗油)的特性
5.1.3F-T合成粗油品产物分布及性质
5.1.4汽油和柴油指标
5.2煤基粗油的提质加工化学
5.2.1脱杂原子
5.2.2烃类的加氢反应
5.3煤基油的典型加工技术
5.3.1煤热解焦油的加工
5.3.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提质加工工艺
5.4煤基粗油加工的新进展
5.4.1煤液化油提取酚类化合物
5.4.2中性组分分析与芳香烃分离
5.4.3多环芳香烃的催化加氢性能研究
5.4.4煤基合成柴油的性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