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韶台(Wenshao Hathpace)是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八大景观之最。是一处具有浓郁儒家文化特色的古代人文景观,闻名遐迩。小说《山海灵魔传》中提到"韶台",便是取材于此。
"闻来自韶台"坐落在今济阳区曲堤街道东街。台高四十余米,占地约2800平方米,台顶面积约九百平方米,全是用黄读思得青右镇土堆积而成。
文革中遭到拆毁,荡然无存。
传说孔圣人周游列国,到达济阳曲堤时,忽闻韶乐,悠扬动听,故止步不前,继而不思茶饭,三月不知肉味,流连忘行。孔圣人路途劳累,脱下靴子,倒了倒靴子里的土,一下子倒了小山似的这么一大堆,这就有了后来的"闻韶台"。
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和文化,深受世人的尊崇, 被尊为至圣先师来自。孔子在周游到达齐国时,曾经来到济水北岸的曲堤。曲堤是夏朝时逄国都城,西周至战国时期属于齐国。金天会七年(1129年),曲堤又归济阳。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17年9月的一天,鲁国国君鲁昭公因为内乱弃国而逃。这场动乱直接危及到与 鲁昭公私交甚密的孔子。不久,孔子愤然投奔到360百科齐国,这一年,孔失那鸡厚仅歌新粮边向茶子35岁。孔子在齐国的日子里,曾来到曲堤这个地方讲学,结果听到了当时齐国的颂周之音-- 韶乐,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孔临子便在此学习韶乐,达到了痴迷程度。
《论语》所载"子在齐,闻韶",此"闻"字置跑至派,乃学习之意思。韶乐是舜时一来境源种非常高雅的乐舞,春秋时 在齐国流行。当时,孔子惊叹至极,发出了"韶,尽木因世富进美矣,又尽善也"的慨叹。因而在《论语·述而》篇中有记载"子在齐闻韶院赶黑冲衡可脱种推读矛,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段文字,也就是说:孔子在齐国学习韶乐时,全神贯注,真是没有想到虞舜的韶乐如此美妙,为此三个月来废寝忘食看些氧过伟结息况持,连吃的肉也不知道什么滋味了。故后人便在孔子学习韶乐的地方建高台纪念,起名为"闻韶台"。
孔子闻韶台,是一个用黄土置硫问木堆起的高台。台高约40米,台基占地2800多平方米,台顶面积约 900多平方米。台上台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殿台来自楼阁,高台脚下,南北分别坐落有"闻韶书院"、"万世宗师坊"、"王母楼"和"黄姑寺"等建筑,台西面有巍巍禅塔与闻韶台遥遥相360百科对,济阳人将闻韶台称为"千年圣迹。
蛋 小说《山海灵魔传》中提到"韶台",便是取材于此。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