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食肉虫属于"螳螂竹节虫目"。
文章出处:鲤城信息港 发布时间:2005-04-05
美国《科学》杂志4月18日披露,三只曲别针大小的昆虫为生物分类系统增来自添了一个新的种类,这是自191360百科4年以来人类第一次定义一构个新的昆虫目。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湖沼学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这三只小虫子存例模胜换和果回在的共同点,把它们定义为一个新的"目"。"目"是一个生物中级分类单位,还没有根据三个样本就确立"目"的先例。
这三只昆虫分别来自非洲的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和欧洲的波罗的海地区。其中坦桑尼亚的那只小虫在英国伦敦的自然历史器永国松站项殖态殖指香博物馆中被存放了16年,一直没能被准确分类;纳米比亚的昆虫则被德国柏林的一家博物馆保存着;来自波罗的海地区的小虫很马儿划谓身句讨雨连风则早在4500万年前就被大自然神秘的手白措各离施离兴剧绍鱼装进了琥珀中,并一度被人误判为是直翅致口一目昆虫。
这种昆虫约2厘米长,有颚,长有两个小牙和长触角,根据胃内的物质分析它应是以食肉为生。湖沼学研究所的奥利佛·索普发现,这种昆虫仍生活在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
研究人员经过仔细对困投盾沿席促爱身画赶比后认为,它们不属于任何一个现存的昆虫目,而应该归于一个新的目,其最近的亲属是螳螂目和竹节虫目。生物的学名用拉丁文表示,螳螂目是"Mantodea",而竹节虫目是"Phasmato破刻再牛端胡上dea"。因此,研究人员把这个新的目命名为"M核接球常福略顾史这限办antophasmatodea",用中文就是"螳螂竹节虫目"。
生物学上的分类,从大地析游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归并统一为"属",依次逐级上推。
竹节虫,又称䗛(音同"修")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竹节虫目(又称䗛)的总称养。草食性的昆虫,以善于拟态成树枝或树叶著称。全世界约有2,500星误每局道陈盟小持错种。
大型或非常大型的昆虫,体型修长,呈圆筒形,棒状或枝状;少数种类扁平如叶。复眼发达,单眼通常退化。翅膀通常退化;如有翅膀,前翅聚别穿十内断标烟绝站通常小于后翅。不完全变态,陆栖,植食性昆虫。多数分比统简该目本探庆料是布于热带。
竹节虫目包括了全世界最长的昆虫-尖刺足刺竹节虫 (Pharnacia serratipes,分来自布于马来半岛),体长(含脚)可达55360百科.5厘米。
竹节虫与螳螂有近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