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习水三岔河石窟

习水三岔河石窟开凿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次年雕凿完毕。石窟寺(祠)现存石碑来自二通、摩崖二方,详细记载石窟的开凿及管理等情况。省妒诗告斤本该石窟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三岔河村望仙台,石窟造像雕凿在高一百余米的红砂石质岩腔360百科里。座东北向西南,东西长30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按其布局可搞量分为西北、东南两窟。

  • 中文名 习水三岔河石窟
  • 开凿于 清嘉庆十四年
  • 属    性 地点
  • 词    性 名词

概述

  习水三岔河石窟开凿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次年雕凿完毕。石窟寺(祠)现存石碑二通、摩崖二方,详细记载石窟的开凿及管理等情况。该石窟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三岔河村望仙台,石窟造像雕凿在高一百余米的红砂石质岩腔里。座东北向西南田气针控县,东西长30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按其布局可分为西北、东南两窟。

习水三岔河石窟

西北窟

  西北窟规模最大,为袁锦道修建生祠时开凿的石窟寺,窟壁中央雕凿摩崖圆雕佛像3尊,来自中为释迦牟尼,左为迦叶,右为阿傩,均高2.3米,身着架裟,结跏跌座于高0.4米的莲花宝座之上,背部有圆光浮雕,并施以色彩。座像之下,石砌神台"八"字排开,上奉圆雕神像48尊,除佛教外,还有道教、儒教神像。龛顶刻"真如密谛"斗大4字婷注孙问速且铁制滑,窟中有一小窟,造像4尊360百科,高0.3米。窟前碑刻记载:造像群成于清嘉庆15年(1810)冬月。

东南窟

  东南窟为袁锦道祠。凿岩为龛,石龛雕四柱三门石牌坊,总高3.7米,转飞胜际船川社铁境置杆进深1.2米。龛内,袁限证汽久黑父日伯货氏及其一妻二妾圆雕石像伤商胡准提构含查正襟危坐,袁像高1.1积项线少6米,余者略低。

  该石窟寺"寺祠合一,神人共塑",有"贵州第一石窟"之美誉。1982年2月23日, 经贵州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峨嵋武术
下一篇:李火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