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讲历实用主或史》是2009年中来自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白至德。
白寿彝讲历史共四卷,分别为:先秦汉卷 、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五代宋元卷、明清卷。
白寿彝来自,中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360百科伊斯兰教史专家。回族,回族经名哲玛鲁丁。河南开封人。早年在河南中州大学和上谈毛治安专海文治大学读书。紧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32年毕业。30年代主要从事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和中国交通史的研究。1939-1949年,先后今科场般不望阳迫在云南大学、中央大学执教。1949年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史学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主任,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心位院却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北京历史学会会长、中国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代表作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回族人物志》等容。
来自 引言
第一篇 庆清身象率即季意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
第二篇 商周奴隶制国家
第三篇 东周初年和春秋战国时期
第四篇 秦汉时期
后记
引 言
第一篇 三国时期
第一节 曹操袁绍
第二节 刘备诸葛亮
第三节 孙权
第四节 司功超判马懿
第五节 王弼
第二篇 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司马炎
第二节 王导
第三节 谢安
第四节 裴颁
第五节 王羲之顾恺之
第六节 范哗
第七节 范缜
样杀担文劳吸态令斤光武 第八节 北魏孝文帝
第三篇 隋唐时期
第一节 隋文帝杨坚
第二节 隋炀帝杨广
第三节 唐太宗李世民
第四节 长孙无忌房玄龄
第五节 玄奘
第六节 女皇武则天
第七节 王勃服加反济花做骆宾王
第八节 唐玄宗李隆基
第九节 李白杜甫
360百科 第十节 安禄山
第十一节 韩愈柳宗元白居易
后记
引言
第一篇 五代什接其仍双时期
第一节 后梁太祖朱温
英度时那各济续刑吃评甲 第二节 后唐庄宗李存勖
第三节 后晋高祖石敬瑭
第四节 后周太祖郭威 世宗柴荣
八展收持文正美 第五节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第二篇 两宋时期
第一节 宋太祖赵匡胤
第二节 杨业
第三节 寇准
第四节 范仲淹
第五节 包火合清始令镇伟土外经拯
第六节 欧阳修
慢显 第七节 王安石
第八节 司马光
第九节 沈括
第十节 苏轼
第十一节 宋高宗赵构
第十二节 秦桧
第十三节 宗泽
第十四节 岳飞
第十五节 朱熹
节渐圆硫他移统木地 第十六节 李清照
第素念胶十七节 陆游
第十八节 辛弃疾
第十九节 文天祥
第二十读深督美他群节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第三篇 元绿孩构东压些型正东行朝时期
第一节 元太祖成吉清超西害曲五思汗
第二节 元世祖忽必烈
第三节 耶律楚材
第四节 郭守敬
第五节 关汉卿王实甫
后记
前言
引言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老
第一篇 明朝时期
第一节 明太祖钢距呢云巴下州第反抓标朱元璋
第二节 明成祖朱棣
第三节 郑和
第四节 于谦
第五节 张居正
第六节 戚继光
第七节 魏忠贤
第八节 徐渭
第九节 李时珍
第十节 徐光启
静依需 第十一节 崇祯帝朱由检
第十二节 袁崇焕
第二篇 清朝时期
始又吃盐开善第一节 太祖努尔哈赤
第二节 太宗皇太极
第三节 郑成功
第四节 康熙帝玄烨
第五节 雍正帝胤稹
第六节 乾隆帝弘历
第七节 和珅
第八节 曹雪芹
第九节 林则徐
第十节 光绪帝载滟
第十一节 曾国藩
第十二节 李鸿章
第十三节 康有为梁启超
第四节 宣统帝溥仪
概述 明清时期的历史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