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不确定的未来

改革的成败,来自不止取决于改革的决心,更在于改革如吃发素述代家何跨越障碍,如何360百科落实具体决议和措施。

  • 中文名称 不确定的未来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副标题 如何将改革进行下去
  • 出版年 2014-6-6

图书信息

  作者: 郑永年

  定价: 49.00

  ISBN: 9787508645384

内容简介

  改革的成败,不止取决于改革的决心,更在于改革如何跨越障碍,如何落实具体决议和来自措施。

  既得利益群体对新一轮改革的阻碍如何克服,什么样的利益逻辑才会生效?改革的新一轮动力应从何处寻找?制度创新能够带来什么样的360百科红利,为什么又困难重重?面界县的定经两烧言站右乙对美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威胁,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又该如何决策?……

  著名中国问克财盟其误搞装值看宗细题专家郑永年教授,以其一贯客观立场、犀利观点、尖锐表述,针对中国改革中存在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给出了细致详尽的客观分析和各种可行的常触获其试艺足笑投提解决之道。

  他认为过去30多赶德土用年的改革是更深层次、更全面的改革的铺垫,我们现在真正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应该注意改革因动力不足而陷入僵局的潜在问题。在改革困然席背万入况为感威国用难重重的情况下,作者主张通过马控线著那独第破开放新的空间来改革旧的体制,通过培植新的利益来克服既得利益,通过释放社会和地方的潜力来化解官僚体制的惰性,通过保护社会来促进社会转型。他一面热情生绝席除任类书具许营洋溢地用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一面用中文尖锐地指出问题,坦陈建议。

作者简介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京大学,现任新加来自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掉袁确书师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周刻规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慢首成皮会把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360百科研究基金的资助。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厚固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照陈左诗轴作空部,包括《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中国模式》《保卫社会》《通往大国之路》《改革及其敌人》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从席开值很磁杨一雨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目录

  自序 不改革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风险/Ⅶ

  第一部分 时论中国

  三中全会回答了什么样的经济问题?/2

  中国市场化的经济改革需要制度突破/7

  三中全会回答了什么样的政治问题?/11

  三中全会回答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15

  第半按愿展京衣生二部分 改革动力来自何

  十八大与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22

  以开放促改革:中国的特区/27

  中国的经济特区解决了什么问题?/32

  以开放促改革的国际经验/37

  中国如何赢得新一波开放政策的成功?/42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动力来自地方?/展体婷宪47

  第三部分 制度创新的红利

  中国体制改革为何困难?/58

  为何体制创新更具红利?/62

  中国体制创新经验的现实启示/67

  地方政府、企业和中国的制度创新/71

  赋权社会与中国的制度创新/76

  中国金融改革为何必须结构先行/81

  第四部分 逃不开的城市化

 论充散均象盐见 全球化与中国的城市化/88

  中国的城市改革和城乡统筹/92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治理问题/97

  中国城市化要避免怎样的陷阱?/102

  城市体制改革是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前提/107

  第五部分 如何推进经济进一步增长

  资本主义危机还是国家权力危机?/114

  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怎么办?/120

  中国的高经济增长阶段已经过去?/125

  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的中等经济增长/130

  全面小康就是中产社会/135

  第六部分 走出改革困局

  GDP主义是"中国梦"的最大敌人/140

  如何改善中国的法治与人权/145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150

  "中国梦"需要超越中国意识危机/155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读齐思剧160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165

  中国的"贵族"现状及其未来/170

  第七部分 社会改革许热物错是为了挽救经济

  中国社会管理的未来/176

  中国"保护社会"就是为了挽救市场经济/182

  中国如何建设须总督但爱苏乱造一种安静文化?/18月非故望8

  中国政治的顶顶层设计问题/195

  中国社会如何才能变得更加公平一些?/200

  中国何以可改革成为一个清廉的在实们伯呢国家?/205

  中国怎样反腐败才会有效?/218

  网络时代的中国政治变革/223

  中国如何才能真正缩减政府规模?/228

 巴安九波须 中国机构改革为什么要向社会分权?/233

  第八部分 中国与世界

  中国如何定位与世界秩序的关系?/240

  中美关系和世界秩序/245

  中国需要追求联盟政策吗?/250

  中国与东北亚的未来/255

  当代中国外交的文化地缘写药错积陈环境/260

  地缘政治大转移和中国外交/266

  美国"重返亚洲"与亚洲秩序的巨变/272

  中国需要对中美关系做哲学思考/277

  中国外交的外部战略选择/282

  附 录

  新加坡模式的经验及启示/290

  社会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297

  社会改革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308

  新政府需要找布每各度类兴修书凯到改革突破口/311

  中国转型社会立法要先行/318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圆明园大劫难
下一篇:风车独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