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战略》是2010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钧,梅朝荣。
铁幕战略是制造竞争铁幕壁垒,使企业或个人获得持续、超常规发展的理论和解决方案。市场壁垒分为一般性壁垒和铁幕积壁垒。一般性壁垒是指竞来自争者可以穿越的一般性市场障碍,一般性壁垒只能带来短期的竞争优势,例如渠道壁垒和虚拟经营。铁幕壁垒是指竞争者三年以上无法穿越短的市场障碍,铁幕壁垒可以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
沿复卷沉答 全国优秀超级畅销书《去局某清盟占细节决定成败》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新华出版社资深编辑、编审。多年来,她曾荣获"中国图来自书奖",及"新华社十佳编辑"称号等荣誉。她以热情的工作作风,熟练的工作技巧,360百科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优雅的个安上证活积围贵品然装人魅力,成为无数作者与读者心目中的偶像一般的存在。"卢瑞华"也实至名归地成为畅销书的代名映密九概营期词,《细节决定成败会理染京开候及历矛》以300万册的销量雄踞经管图书第一名5年,迄今无人打破。
铁幕战略是制造竞争铁幕壁垒,使企快良想达业或个人获得持续、超盐何阻常规发展的理论和解决方案。市场壁垒分为一般性壁垒和铁幕领免令见红活帝所壁垒。一般性壁垒是指竞争者可以评其周亚想以模叫直府穿越的一般性市场茶龙资种觉久秋氧障碍,一般性壁垒只能带来短期的竞争优势,例如渠道壁垒和虚拟经营。铁幕壁垒是指竞争者三年以上无法穿越短的市场障亚每立碍,铁幕壁垒可以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厂商需要照商业逻辑,寻找领先本质,在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铁幕壁垒。铁幕壁垒的成败取决于壁垒的厚度和可持续时间。
战略是企业朝南走,仍力再圆市百的局还是朝北走的问题,走错了方富一烧孙城议向,无论多么辛劳,无论多智慧,也永远不能到达彼岸,就像中国神话中的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如果唐僧坚持往东走,哪怕有十个孙悟空帮忙,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掉进大海,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战略,坚持就是灾难。对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对战略,战略是基础,执行是保证,但战略高于执行,正确的战略甚至可以包容在执行时的一些瑕疵,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战略成功的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犯技还回修调往就了种种可怕错误,坏备列功认农金降史础但最终依然成功。企业战略的壁垒越低,企业越失败,企业战略壁垒越高,企业越成功,这是一个正比关系。
小企业家要想着明天的事干今天的事,大企业家要想着后天的事干今天的事。企业家要关注未来,只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不特别关心长远的未来,这个人是杰克·韦尔奇,本书第二章第三节将说明原因。
对止难把层城编客选使非海未来的关注基于两点:第一,需求的发展变化,需求的变化就像能量的聚集,日积月没界研整谓去学国累,达到临界点就会发生大爆炸,企业家要预测大爆炸的时间、强度和空间;第二,企业家要思考如何建立竞争铁幕,大爆炸不意味着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受益,相反,新的需求会代替旧的着左且需求,就像ipod代替walkman。
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打一个比喻:在一个湖的一角,有一类鱼在大量繁殖,很快就要大爆炸了,这时,结好了网,也想好的对付其他渔夫的办法的渔夫,是高明的渔夫,对付其他渔夫的方法就是铁幕战略。
战略不只是企业家的事,战略与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你是员工,你会发现在蓝钻企业工作,回报率比普通企业高10倍;如果你是股民,10年后,你会发现只有拥有正确战略的企业在滚雪球。只要你与地球一起旋转,并且想转得更漂亮,你必须研究战略。
现在的世界,每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都受到尊重,在国际道德准则和国际法的保护下,我们没有听说哪个小国家被别人兼并了。企业则完全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里信仰达尔文主义,不是生存就是死亡。企业的死亡,亡于企业家,企业家亡于战略。竞争铁幕符合社会道德:制造竞争铁幕与反竞争铁幕是一对孪生兄弟,导致竞争在更高的层面展开,从而增加社会总财富和总福利。
【铁幕战略的八大优势】
第一,适用范围最广。除了夕阳产业外的产业都适用于铁幕战略。基本竞争战略主要适用于制造业。核心能力战略则强调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固然重要,但重要程度不及企业家的作用。沃尔玛、可口可乐、耐克、哇哈哈和早期的联想的崛起都和高科技不搭界,在美国80%的GDP是由服务业提供的。铁幕战略遵循的是商业逻辑,铁幕战略适用于各种产业和各种规模的企业,有的甚至适用于个人。
第二,结果最优。在全球市场制造竞争铁幕的企业只是极少数,任何一个企业要超常规发展必须在某个局域市场制造竞争铁幕。实施铁幕战略的结果是,成为行业内或区域内利润率最高的企业,发展最快的企业。
第三,解决方案最丰富。本理论有七种战略,每种战略有1-4个具体解决方案,合计18个解决方案。本理论来自商业实践,用于指导商业实践。
第四,视角最宽。其他理论的视角或者出发点,要么是顾客,要么是企业内部,要么是市场,只有本理论是基于商业逻辑,将顾客、市场、企业内部和竞争对手进行综合分析。如果仅从一个局部看问题,视角太窄,就像坐在井里看天空。
第五,现实性最强。本理论强调,减少客户的选择性,使客户别无选择,从而忠诚于自己的产品,与客户成交的本质是以企业的实力换取客户的忠诚,在客户满足的程度上合理足够,超越竞争者一点点即可。持续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来换取客户的忠诚,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问题是,不能教条的理解需求与成交的关系,像中国古代的宋襄公,总是"行王道",一举一动按圣贤古训行事,结果,中国当代的最伟大的战略家用两个字评价宋襄公--蠢猪。
需求只是一种感知,最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客户未必能感知到,而且客户的需求是无限的,永远也无法全部满足。给美国带来骄傲的福特汽车使美国顾客忠诚了吗,没有,他们更喜欢丰田。公司与顾客成交的本质是与顾客谈判,杜绝顾客其他成交可能,是商业谈判的最重要的手段。
第六,集中度最高。我们这个世界纷繁复杂,企业的竞争林林总总,企业家要做的事,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铁幕战略认为制造竞争铁幕,主要优势只有一个,也只需要一个,不能四面出击,须集聚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核心能力战略强调,几种核心能力简单相加,可以产生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把有限的企业资源分散化。
第七,治理结构最佳。铁幕战略强调企业与高管、企业与员工是竞争关系,企业家要学会趋利避害,及时削弱高管及员工对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企业对高管和员工的竞争铁幕。这一点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美国和欧洲高管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急剧下滑,连日本也出现了滑坡。
杰克·韦尔奇拆分部门,这种拆分是相同业务部门的拆分,目的是形成内部的竞争,而不是与企业竞争,企业与高管、企业与员工竞争的形式是,高管或员工挑战现有管理秩序、与企业谈条件或倚仗业绩叛逃;牛根生属下高管都有备份,意图是形成高管群的竞争,而不是与总裁去竞争,高管挑战总裁会形成一个分裂型的组织;盖茨起诉李开复,不是给李开复点颜色,而是防止出现第二个李开复,盖茨是在防止李开复现象蔓延。一个企业只有一个梦想,一条道路,一个领袖,否则就会陷于混乱。
第八,企业家最伟大。本理论强调,企业利润的源泉来自掌握了铁幕战略的企业家,而不是资本,也不是知识经济,资本和知识经济只是企业家的资源和工具。
企业家的重要性对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企业家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韦尔奇接手GE时,GE已是奄奄一息,经过韦尔奇20年的奋斗,成为了全球最伟大的公司,试想,如果韦尔奇刚上任,就坐飞机出事了,GE的命运会怎样;郭士纳的IBM也是同样的案例。知识经济固然重要,但构不成利润的来源,即使在高科技企业,知识经济也只是利润的表面来源,本质的来源还是企业家,高科技企业千千万万,能不能获得高额利润,能不能成为伟大公司的公司,要看企业家如何通过铁幕战略来利用高科技。高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世界500强,不是CDMA帮了雅各布,而是雅各布发现了CDMA,坚守了CDMA,扩张了CDMA。
【企业战略对比】
基本竞争战略和核心能力战略,两种理论成就了三位管理大师,两种理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铁幕战略是最新的企业战略理论,一个划时代的理论。核心能力战略的缺陷:适用范围比较窄,主要针对高科技行业;高科技行业的壁垒在于专利和标准,而不是通过集体学习来获得独特的技能,独特的技能构不成铁幕,而且独特的技能在一个瞬间就可以消失。基本竞争战略的缺陷是:主要针对制造业,壁垒程度不高,容易被模仿。
【如何实施铁幕战略】
铁幕战略的制定最好在企业成立之前就设计出来,把它写在商业计划书中,并付诸实践,这样,企业一开始就走正确的路。一般来说,企业成立后的两三年后,对行业有了一定的解了,这是确立铁幕战略,并据此调整商业计划书的又一个时机。如果企业经营多年,还没有一个铁幕战略,这个企业多半在沼泽里拼命挣扎,除非这个行业处于井喷期,这样的企业须尽快制定铁幕战略,并尽快实施,以求自救。
如今的时代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高潮时期,一切都在变,公司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动荡、更加瞬息万变,不幸的是,我们的战略都是按历史来设计的,万幸的是,铁幕战略与此前的古典主义战略划清了界限。伟大的企业是基于伟大的战略,最伟大的战略就是铁幕战略,从你实施铁幕战略的那一刻起,群山为你让路。
早在两个月前,就听我的中国朋友介绍了这本书。战略是企业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老的话题,以致在此问题上涌现出三位大师,他们是基本竞争战略的创立者波特,核心竞争力的创立者普拉哈拉和哈默尔,21世纪我则活跃在这个领域。
战略是什么?战略是企业的指南针,帮助企业管理者在重重迷雾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是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在深刻影响企业家的《哈佛商业评论》和《经济学人》杂志上,战略是永恒而热烈的话题。苹果、IBM、GE等一批伟大的企业,当它们即将沉没时,乔布斯、郭士纳和韦尔奇给它们带来了正确的战略,正确的战略使伟大得以持续。
我在各个商学院演讲,与各国企业家交流。我发现,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家问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对付中国,中国企业的强大竞争力,让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家感到了现实的威胁。中国企业可怕之处在于突破了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具备了多层次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在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是海尔、联想、华为和阿里巴巴,最让西方不安的是华为和阿里巴巴。
在这样的土地上,诞生这样的理论,并不奇怪。这本书既有中国人本土实践的案例,又有中国风格的有意思的东西,还有大量西方管理理论的精髓。研究了《铁幕战略》后,我把这个理论代入我研究过的和正在研究的案例,我惊讶的发现,这个理论和解决方案竟然找不到一个反例。
我们看到这本具有中国人哲学思维的管理巨著,我们感叹中国人的学习、吸收和创新能力,在一些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已超越了我们,向作者表示祝贺。
阿尼尔·K. 古普塔( Anil K. Gupta ) 简介
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著名教授。在全球战略方面享誉世界,对于战略、全球化以及创新创业领域造诣颇深,影响深远,并被《商业周刊》在"顶尖商学院指南"中评选为"杰出教授"。著书《称雄全球之路》,《国际战略组织学》,<<Getting China and India Right>>等,同时,他还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公司里担任顾问和董事。
这本书讲的是在企业激烈竞争的时代,用铁幕战略以取胜的方法。作者引用郭士纳的话:"如果你不喜欢痛苦,惟一的办法就是把痛苦转嫁给你的竞争对手",作者补充一句,"如果你不想被对手干掉,你就干掉你的对手"。21世纪就是这样的一个后丛林时代,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竞争遵循达尔文主义,强者代表效率,这就是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两三年的原因,铁幕战略可使全球的管理者分享摆脱痛苦的方法。
这就是这本书写作的背景。作者提出铁幕战略:"铁幕战略是制造竞争铁幕壁垒,使企业或个人获得持续、超常规发展的理论和解决方案。"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还停留在第二次产业革命,铁幕战略理论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最新杰作,祝贺马钧和梅朝荣。铁幕战略解决了企业高速、持续增长的课题,与此前的一切过时的管理理论划清了界限。
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追求的是全社会财富创造的极大化,追求全人类的福祉。这和企业家的追求有所不同。如果企业用损人利己的战略途径,企业成功了,可是社会未必成功,因为有些人受损。所以经济学追求的是利人利己,或双赢。
"如果你不喜欢痛苦,惟一的办法就是把痛苦转嫁给你的竞争对手";"如果你不想被对手干掉,你就干掉你的对手"。这两句话,我并不赞成。要竞争就会有失败者,就不是双赢。要双赢除非不要竞争。但是经济学十分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垄断就是逃避竞争,它对社会极其有害。所以既要竞争,又要双赢,这就成为经济学中的难题。如何能做到既有竞争又是双赢?我想应该是有道德的竞争,不损人的竞争。只能是自我的完善,而不是破坏别人。
很高兴看到作者在第七章提出了C理论,这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的人性管理理论。
这本书的本质是回答了企业如何做大做强问题。
茅于轼 简介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被称为"离真理最近的经济学家" ,也是"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学家"。 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理论,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1981年,将择优分配理论推广到动态过程。著有多部影响广泛的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 。
马钧和梅朝荣给我《铁幕战略》的书稿,我一看书名,很霸气,以为是一本写垄断的书,再看内容,原来铁幕战略不仅适合大型企业更适合中小企业,甚至适合个人,是一本解决企业和个人高速、持续增长课题的好书。
2050年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那时,美国和印度并列第二,在中国经济超过美国之前,马钧和梅朝荣的管理理论代表中国先走了一步,这使我们企业家群体感到骄傲。现在的企业家,有许多人都深入地研究过经济学,例如,冯仑和郭广昌等等。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视角不同,但创造财富的愿望是一致的,希望资源能公平正义地配置的愿望也是一致的。
作为一个出版人,面临着其他媒体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互联网媒体的挑战。互联网会不会是其他媒体的终结者?我相信,不会。图书是阅读的载体,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不论终端阅读器如何发展,图书是人们永远也不能割舍的朋友。
本书的第四章第二节给我很大的启发。一本《福布斯》杂志,读者是完全可以了解其中的内容的,只是在心理增压后,带着崇敬的心理去阅读;心理增压效应是基于一种高人一等生活的哲学和生活方式,LV的经典广告,只是用美轮美奂的画面和蓝调音乐,带你去旅行,一个字都没有说LV是如何的好。 作者的描绘正是我的体会,我的出版理念就是实用加时尚。
一本书,十秒钟内,优秀的出版社人就知道其是否能够畅销,我看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撼,相信是《货币战争》之后的又一部畅销杰作。每个管理者和胸怀梦想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一生只看一本书,就看《铁幕战略》。
美国著名作家布赖恩·克罗泽说,"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显然,没有这回事;当中国深受外国侵略时,中国人又认为自己的哲学超过西方,实际上,这是中国人妄自尊大,不符合事实"。1840年以来,西方人看不上中国,直到1949年。
如今的一些西方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很是担心,这一些论坛上,西方企业家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对付中国企业。论坛上,往往也请中国的代表,在内心深处,他们并不以为然,一些人甚至认为,这只是一种礼节。
物质文明很重要,但不代表一切,社会科学的发达,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一直在致力于扩大影响力,社会快速转型、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公民社会逐渐形成,这些都在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在管理科学方面,最近也发生了一件令人关注的事情。在全球战略方面享誉世界的美国著名教授阿尼尔·古普塔,撰文对中国人的一本书,不惜笔墨的大加赞赏。他说,"在这样的土地上,诞生这样的理论,并不奇怪。这本书既有中国人本土实践的案例,又有中国风格的有意思的东西,还有大量西方管理理论的精髓。研究了《铁幕战略》后,我把这个理论代入我研究过的和正在研究的案例,我惊讶的发现,这个理论和解决方案竟然找不到一个反例。我们看到这本具有中国人哲学思维的管理巨著后,我们感叹中国人的学习、吸收和创新能力,在一些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已超越了我们,向作者表示祝贺"。
这是西方人首次对中国的管理理论予以肯定,上一次西方人对亚洲管理理论的肯定是在二十多年以前。1980年代,美国企业生产效率忽然低于日本,日本对美投资激增,横井英树收购帝国大厦后,美国人惊呼,整个美国都要被日本买走了,连美国人都要以在日本企业工作为荣,在日资企业工作代表自己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正是这个时候,日本学者威廉·大内提出了Z管理理论,在美国引发了向日本学习的浪潮。
《铁幕战略》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今后中国会有更多的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著作折服西方,影响西方。
在茅老的感召下,张曙光、张维迎、樊纲、盛洪等大腕都聚集在他的旗下,茅老成了中国经济学界的班长。茅于轼为什么有如此雷人的感召力?八十岁茅于轼,仍在为国为民四处奔走,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公民社会大声疾呼,感动中国。
感召力是一种奇特的力量。唐僧是不是好领导?很多人说不是,唐僧手无缚鸡之力,常常犯错误,是个昏君。唐僧的优势是他有信念,千难万险,妖魔鬼怪都不能动摇他的信念,连自我约束能力最差的猪八戒也是认同的,这就是唐僧的感召力。唐僧不是优秀,而是卓越。
说道雷人,茅老最雷人的是他的研究成果。1979年,他提出择优分配理论,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以前我们只知道帕累托最优,茅老一下子就超越了西方,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1981年,茅老将择优分配理论推广到动态过程,老外不得不承认茅老对经济学的革命性贡献,哈佛大学急急忙忙邀请茅于轼做访问学者。茅老没有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中国人的遗憾,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本身的遗憾。诺贝尔奖有个圈子,搞来搞去,都是圈子里的人。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没有什么动静,中东和平也遥遥无期,奥巴马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美国一家电视宣布:奥巴马获得最佳领袖奖、NBA最有价值球员奖、最佳朗诵奖……
研读《铁幕战略》后,一贯雷倒别人的茅老,这回自己被雷倒了。茅老盛赞道:"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还停留在第二次产业革命,铁幕战略理论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最新杰作,祝贺马钧和梅朝荣。铁幕战略解决了企业高速、持续增长的课题,与此前的一切过时的管理理论划清了界限"。
铁幕战略是制造竞争铁幕壁垒,使企业或个人获得持续、超常规发展的理论和解决方案。市场壁垒分为一般性壁垒和铁幕壁垒。一般性壁垒是指竞争者可以穿越的一般性市场障碍,一般性壁垒只能带来短期的竞争优势,而铁幕壁垒是指竞争者三年以上无法穿越短的市场障碍,铁幕壁垒可以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壁垒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本质,难怪熊晓鸽在《赢在中国》逢人就问,"那你有什么壁垒啊?"
《铁幕战略》刚刚面市就在中国最大的书城--西单图书大厦名列前茅,引起极大地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