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1949-1973)》主要讲述了越南战争或称印度支那战争,就其起源而言,是一场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然而,在国际冷战的政治环境下,越南战争逐渐演变为具有双重性质的历史事件垂写代守因。一方面,这场战争依然属于越南人民反对外国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民族解放运动;但另一方面,它已成为国际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国和苏联来自都先后深深地卷入了这场战争。大国对越南战争的360百科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和美国卷入越战的程度最深,两国的敌对关系对越战产生最深刻的影响。
女,1962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80-1984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外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来自1987年在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获世界史东南亚史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获专门史中美关系史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从事世界史、国际360百科关系史、东南亚国际关系和中美关系史的教学与科研,曾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多国进行访学和课题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
自序
绪论
第一编 中美今核它植各议航术在印度支那对抗的初步形成(1949-1950)
交赶质外 第一章 美苏冷战与中国在两极格局中的地位
一、美苏冷战及其国适用初命尼赶际影响
二、中国在两极格局中的地位
第二章 越南战争的起源
一、越南在战后大国政治安排中的定位
二、小假领初来置害七觉越南战争的爆发
第三跨碑管叫殖美余服液门司千章 中越"唇齿相依"的关系与中苏越同盟
一、中越的地缘安全只结营皇斯动陆如殖象关系
二、中苏越同盟的建立
内甚更抗除诉 第四章 构筑反共反华销战线:美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的皇回胡穿置呢测兰甲明行确定
一、印度支那在美国反共反华战略中的地位
二、美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的确定
第二编 最初的较量:从奠边府战役到日内瓦和谈(1950-1假配真末再露话互954)
第五章"飞蝗踢大象"
一、中国的援越抗法计划
宪读续于谓们文爱二、美国的援法反共计划
转校技太练负三、最初的较量
第六章 朝鲜战争的影响
一、朝鲜战争的直接影响
二、朝鲜战争的深远意义
第七章 对抗的激化
防主波象毛 一、越南战争的新形势
二、中美在印度支那对抗的升级
第八章 从奠边府战役到日内瓦和谈
让容脱耐许五属就远和 一、争取外交和谈
二、奠边府战役--争夺外交和谈的优势地位
三、日内瓦会议--对抗差吸微顶呀那买的继续
第三编"树欲静而风不止":"和平"斗争(1954-1960)
第九章 美国与"东南亚处战系安销况迫旧响条约组织"
一、美国重建印度支那反共反华战线
二、中国的回应
三、"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婆洒放立
第十章 中国与万隆亚非会议
一、中国的"文打"
二、美国迎去巴的因赵景器是刚应之策
三、中说面盐仍制室美在万隆亚非会议内外的明争暗斗
第十一章 越南舟柜说拜的分裂
一、美国重建南越反共政权的计划
二、扶持吴庭艳政权
第十二章"东风压倒西风"
一、中国及北越的和平政治斗争
二、中苏分歧与越南斗争路线的改变
三、"东风压倒西风"--南越吴庭艳政权的危机
第四编 走向战争(1961-1967)
第十三章 美国对印旋询炼度支那战略的调整
一、肯尼迪政府反共反华的基本政策
二、老挝危机
三、美国在南越"反叛乱"战略的确定
第十四章 中苏的分裂与援越抗美格局的变化
一、中苏分裂与越南革命的抉择
二、中苏援越格局的重大改变
第十五章 美国侵越战争的逐步升级
一、美国"战略村计划"在南越的实施
二、肯尼迪政府强化"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三、"换马"--美国抛弃吴庭艳政权
四、约翰逊政府的"有限战争"计划
第十六章"人民战争"对抗"有限战争"
一、美国侵越战争的升级与扩大
二、中国援越抗美的决心和准备
三、苏联直接介入越南战争
四、北越多主巴恋的"革命战争对抗侵略战争"战略
第五编 中美在印度支那对抗的终结(1968-1973)
第十七章 战争泥潭
一、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
二、约翰逊政府寻求外交出路
三、中国的安全两难
第十八章 边打边谈
一、尼克松--基辛格的现实外交战略
二、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调整
三、美越边打边谈
第十九章 对抗的尾声:柬埔寨问题
一、柬埔寨的独立和中立
二、美国对柬埔寨仔键赠的争夺
三、中国支援西哈努克领导的反美救国联盟
第二十章 退出印度支那:中美在印度支那对抗的终结
一、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北越的激烈反应
二、美军撤出南越
三、中国完成援越的国际义务与越南统一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