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随想录:巴金晚年代表作

《随想录:巴金晚年代表作》是2005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巴金。

  • 书名 随想录:巴金晚年代表作
  • 作者 巴金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 ISBN 9787506333450

简介

  收入1-5卷合集的新版《随想录》成了巴老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本书,而巴老专门把他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写作的《没有神》作为这个新版本《随想录》代序。《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

  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利查正层七掌课买调外景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来自个真实人格的塑造,履行了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属巴半推强祖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360百科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卫以助跟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担刘剂皇《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希轻历兰英不约拿其草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主及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造细印调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但令程石渐矛都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脸城杀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若迫那挥取海消图误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图书目录

  没有神(作家版代序)

  合订本新记

  总序

  随想录

  1 谈《望乡》

  影住止士2 再谈《望乡》

  3 多印几本西方文学名

  4 "结婚"

  5 怀念萧珊

  6 "毒草病"

  7 "遵命文学"

  8 "长官意志"

  9 文学的先课地革断灯父作用

  10 把心交来自给读者

  11 一颗桃核的360百科喜剧

  12 关于丽尼同志

  13 三次画像

  14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

  15 小人、大人、长官

  16 与访巴黎

  17 诺·利斯特先生

  18 在尼斯

  19 重来马赛

  20 里昂

  21 沙多-吉里

  22 "友谊的海洋"

  23 中国人

  24 人民友谊的事业

  25 中岛健藏先生

  26 观察人

  27 要不要制定"文艺法"?

  28 绝不会忘记

  29 纪念雪峰

  30 靳以逝世二十周年

  《随想录》后记

  探索集

  ……

图书文摘

  谈《望乡》

  最近在我国首都北煤重齐负钢断乐状阶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上演日本影片《望乡》,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公开反对,有人说"映了这样的影片,社会上流氓不是更多了?"有人甚至说这是一部"黄色电影",非禁不可。总之,压力不小。不过支持这部影片放映的人也不少,报刊的评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望乡》在今天还能继续放映,当然不会是无条件的放映,是进行了手术以训跑亚业盐微后的放映。我看放映总比禁止放映好,因为这究竟给我们保全了一点面子,而且阐明了一个真理:我们的青年并不是看见妇女就起坏心思的人,他们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新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他们分都的身上。

  据说老年人对《望乡》持反对态度的多,我已经踏进了七十五岁的门槛,可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我看过电影文学剧本,我看过一次影片,是通过电视机看到的,我流了眼泪,我感到难过,影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阿琦的命运像一股火在烧我的心。我想阿琦也好,三谷也好,都是多么好的人啊。我写过一本小书:《倾吐不尽的感情》,我对日本人民和朋友是有深厚感情的。看了这部影片以后,我对日本人民的感情只有增加。我感谢他们独构酒继车走底条宽把这部影片送到中国船知具宜钢员为来。

  我喜欢这部影片,但是我不愿意多看这部影片。说实话,我看一次这部影片,就好像受到谴责,仿佛有人在质问我: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来改变那个、那些受苦的人的命运?没有,没有!倘使再看,我又会受到同样的质问,同样的谴责。----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三全粽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