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杜呷寺

杜呷寺又称杜噶寺,全名为"杜噶寺喜足尊胜院",位于道孚县扎坝区亚卓卡瓦拉绒神山之来自腰,寺庙前身系噶玛噶举教派寺庙--知托寺,于1335年由噶玛继续运星稳顺噶举派黑帽系派杜松钦巴第三代转世活佛噶玛·让穹多吉所创建。

杜噶寺位于四川省道孚县西北部,甘孜州东北部,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的断裂带,扎坝区亚卓卡拉360百科绒神山之腰。这里条件艰苦,生活清贫;士完矿节这里没有网络,通信信号时有时无,雨后发电机会瘫痪造成停电;这里山高要洲月块态不路险,缺少交通工具……

但在这里却被收养着一群特殊的孩鱼鸡评零对土任子,他们的年龄介于8-18岁之间,有些痛失双亲,有些单亲过世,还有些是家中实在贫困,无法给孩子提供任何教育。

杜噶寺自手策号2009年开始收养临近的孤苦儿童,如牛见货张设排就今已达150名。寺中给每个孩子提供藏语的基础知识以及佛法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能受到心灵的洗礼,接受并且以后织胜低草源能够传播善知识。寺庙也非常希望孩子们能学习到汉语,以免将来被社会所抛弃施纪, 但是目前仍然缺歌头报乏汉语师资!

目前,杜噶寺的活佛为第六世克珠.洛桑降措,杜噶寺对外联络的事务则由白玛龙多师傅负责。他们最大奏务温束小史短的愿望是,把杜噶寺作为孩子们准劳体县防仅学习人生和接触外界的平台。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走进这个大山里的杜噶寺,这里有一群可爱的孩子需要有人提供教学帮助,使他们成长。

  • 中文名称 杜呷寺
  • 外文名称 Du kagyu temple
  • 地理位置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扎坝乡杜呷寺

寺院历史

  公元1331年噶玛·让穹多吉应召到北京为元宁宗帝后传时轮大灌顶,1334年经五台山返藏途经康区时在此地开辟噶玛噶举道场改劳损钱显础置,讲经说法,并在扎坝卡瓦拉绒来自神山上修建了知托寺,后经第六世噶玛巴·通瓦敦丹和贡夏·仁比益西、曲米·降央360百科扎巴等高僧的主持,不雨绍断改进和完善后,逐步形成了在全化府物准死目粉藏区享有盛名的噶举派寺庙。

  格鲁派在康区逐渐崛起,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罗桑降措之弟子曲吉·昂旺彭措到康区建寺传法,据记载,曲吉·昂旺彭措在康区传播格鲁派教义期间,得于各个土司的大力支持,么李带在康区有"创建霍尔十三大寺"的功劳,另居住在青海的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征服康区,将康区内许多教派的寺庙改教为格鲁派(黄教),使格鲁教法在康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格鲁派教法史--黄鉴》记载:知托寺也就在这段时期改教为格鲁派,在原西藏地方政府和各土司的支持及富豪的巨额布额下,一直得到了稳步的进展,极盛时期僧众达800余人,当时被收录于布达拉宫的壁画之中,至今尚有保存。

  公元1728年左右,样盾经寺庙的最高管理机构商讨,鉴于本寺处在卡瓦拉绒神山大峰峡谷之顶,地势险恶,交通不便,加之龙须介款纸细僧人中年迈逾古稀者众多,存在着很多的隐患,故需选择较为一个平坦的地方再新修建一座寺庙,经过商讨最终决定由喇嘛阿德·罗绒和僧人巴呷·多吉全权主持修建寺庙的一切事务。

  关于"杜噶寺"名字复车把权务微士兴讨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杜噶"在藏语中就是"白伞",当修建寺庙的重任落在了巴呷·多吉和阿德·罗绒肩上后,他俩更是诵经祈祷,供佛拜神。有一晚阿德·罗绒在梦中见到一把白伞从空中缓缓飘落在了现今"杜噶寺"所处的位置。阿德·罗绒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征兆,第二天就和众多高僧一道来此地看个究竟,结果发现了一颗天甲井云伞形的白石头,阿德·罗绒提议由这伞形的白石头作为寺基中心在此地修建寺庙,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决定在此修建寺庙,并取名为"杜噶寺"。后由清朝顺治苏永歌事宽聚十策亲农持皇帝御赐,用汉、藏水祖节视坏按受马他、蒙三种文字书写成"杜噶寺"寺名的横匾。但在"文革"时期被毁。

  修建杜噶寺历经两个春秋之步色主向酸奏鱼子协久,由上下扎坝的众多名匠共同单医结将必空承航此黄修建,其各种材料及劳力由其下属的民众及僧人所提供,寺庙的建筑方案和风格一切由巴呷多吉和阿德·罗绒一手策划和设计。寺庙占地100余亩,设有殿堂4座,及诵经大殿、供品殿、金宫殿,还有净厨室及僧房几百间,其建筑方式和风格当时在康加著领毫攻和线宽著附区处于独树一帜。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长河中,杜噶寺一直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但在五十年代末期的"四反"运动中,寺庙未能得到保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末法时期的有情众生早日脱离轮回苦海,杜噶寺全体僧众发愿修缮和新建佛学院为一切众生营造积功聚德的福田,点燃驱暗明慧的智慧明灯,弘扬破迷除痴的佛法精髓,广结善缘,普利有情。杜呷寺传承佛陀的意愿,续佛慧命,历经蹉跎,无惧艰难,愿佛光遍照世倒察染团副京宇宙山河大地,慈悲温暖天武慢友镇带志零映仍下无尽众生!

  佛像法器

  据记载杜噶寺有众多具有收藏价值的金铜佛像和唐卡、经典等顶级之宝,其中东印铜像有14尊,分别良星对互掉互医诉毫挥为释迦牟尼、文殊、无量光、白伞盖、度母、守护神7尊握行候它境也纪继贵盟、宗喀巴和米拉日巴。

  藏书中大部分以宗教内容为主,其中用金银粉手写的《甘珠尔》和《丹珠尔》共五部。另噶玛让穹多吉的著作《显密论述》及《历算集论》,也是研究佛教、天文、地理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唐卡中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有各种佛、菩萨、守护神像共38幅,另由吉比·画师所绘的《释迦牟尼三十四本生传》(有34幅唐卡),在康区乃至全藏区有较大的影响。

  据说有一尊由噶玛·让穹多吉所赐的金铜像。如果在本地将要发生什么不吉利的事,金铜像就会自然脱落帽子,经脱落帽子的方向来断定事发地点,就可以祈求供佛,防备灾难发生。

  此外,还有一幅观音唐卡和一个海螺(属伏藏),据说也很灵。如果发生干旱,就到寺庙附近的一个叫"色夏"的小湖边,把观音唐卡挂在竹筏上,吹上小白螺,顺"色夏"小湖周游几圈,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在文革中遗失。

佛事活动

  杜呷寺的主要佛事活动有:(藏历)

  1月7日-16日,诵经,举行祈愿大法会。

  1月16日-30日,念普明宏光佛经和药师佛经。

  3月份:对佛像、灵塔、经典灌顶进行开光、烧施。

  4月份:为佛主释迦牟尼纪念期,守饥行16天。(哑语)

  6月1日-4日,祭神、诵经转山。

  7月-8月,夏令安居。

  9月份:念护法神施食经。

  10月22日-25日,燃灯节(圆根节)宗喀巴大师祭日。

  僧众平时诵经不断,为众生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静福寺
下一篇:鄂北荛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