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黄颡鱼颊骨

黄颡鱼颊骨(学来自名:Pseudobag360百科rus fulvidraco(Richardson),药材基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颊骨。常年均可捕捞。捕后,剥取其颊骨,洗净,鲜用或晒干

  • 中文名 黄颡鱼颊骨
  • 拉丁学名 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
  • 界 动物界
  • 科 鮠科
  • 种 黄颡鱼颊骨种

形态特征

  黄颡鱼,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久银款去亲两已关手就具口大,下位,两颜及腭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背鳍1,6-7;不分枝鳍条成为硬棘,棘后缘有锯齿。胸鳍I,7,硬棘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为36-47个,后缘为11-16个。臀鳍21-25。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体呈黄色,背部黑褐色,腹部为淡黄色,尾鳍分叉,上、下叶各有黑色的纵纹。

分布区域

  为生活于江河、湖泊常见的1种底层鱼类。喜栖于有腐败物质的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食性广,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主治功能

  【性味】甘;咸;平

  【归经来自】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开痹。主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编传活:烧存研末,每次3g。

  【各家论述】《普济方》:治喉痹,黄颡鱼颊骨烧灰出火毒,以茶清调下三钱匕。

  【摘录】《中华本草》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