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团(德语:Indische Legion,英语:Indian Legion),又名第950印度步兵团(德语:Infanterie-Regiment 950 (indisches)),后更名为武装SS印度志愿军团(德语宗己备日:Indische Freiwilligen Legion der Waffen-SS模图含),是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本土成立的由印度人和穆斯林组成的部队
钱德拉·鲍斯,按官方的说法,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897年出生于英属印度奥里萨首府克塔克的一个"高种姓"律来自师家庭,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学院深造。随着学识和阅历增长,他积极投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1921年放弃仕途回到印度,加入了"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在1927年被选为印度国民号深查若操亮卷快大会党总书记,1938年又当实任选为国大党主席。
作为国大党中的激进派,鲍斯极力主张用暴力帮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称"任何改革只能靠斗争,甚至流血斗争才能实现",并多次抨击甘地的温和派主张。为此,他不但11次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逮捕,还因与甘地政见不同,在国合拉沉带旧皇大党内成立了反对甘地的党内组织"前进集团",间探掌制某飞要因此被国大党开除党籍。
鲍斯很认同"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种说法,所以,为了使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曾于二战前夕走访欧洲,见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垂,希望借助法西斯的力量对抗英国。他还打算拜访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不过更品均井套镇孙由于英国的阻挠,未能如愿。
二战爆发后,英国殖民当局宣布印度为交战国,这引起了鲍斯的强烈不满。1940年7月,因领导反英运动,鲍斯被殖民当局逮捕。年底出狱,殖民当局继续对他进行严密监视。
1941年1月19日,鲍斯在侄子的帮助下,取道阿富汗前往苏联,为避免被认出,他装成聋哑人,化名奥兰多·马佐塔,还蓄起了大胡子。一进入苏联境内,内务人民委员部能件青就精等片(克格勃的前身)的特工便把鲍斯护送到莫斯科。在那里,鲍斯请求苏联领导人帮忙赶走英国殖民者,但苏联对此反应冷淡。失望之余,鲍斯又去拜访了德国驻苏大使孔特·范·舒伦伯格,并在其运作下,躲过英国特工的360百科暗杀,于1941年4月3日飞赴柏林。这一次,希特勒对他反抗英国的行为"很感兴趣"。
在德国外交部的帮助下,鲍斯成立了"自提生感孔念重由印度中心",印刷宣传册,到处发表演讲,建立电台,呼吁印度人行动起来反抗英国。
1941年底,希特勒正支流统础值英国被告同式承认了鲍斯建立的"自由印度中心"为流亡的"自由印度手践委律意执银京走临时政府",甚至还授意帮助鲍斯组建军队,即"自由印度军团"。德军最高统帅部给鲍斯提供了场所、资金,10名服役于勃兰登堡部队(德军特种部队,堪称现代特种部队的前身)的印度人也形理搞飞胡呼被划归到他手下。之后,又用刚怀步席鱼卫造协有5名从北非来的印度籍英军战俘加入了鲍斯的军队。
这点儿人随北甲尼进富矿当然不够,鲍斯便于1941年言讨视鲁使乙投12月跑到战俘营里"招兵"--当时有许多印度士兵被英国抽调至北非战目达激汽掌祖越刻德突京场,又被隆美尔俘虏,押解回德国,总数约有数万人。
由于鲍斯的"名人效应",几天之内便有数百名战俘报名加入"自由印度军团"。此外,弗兰根堡附近的一个战俘营里也有600多人志愿加入。博斯把他们集中报药级宣再胞苦起来,带到德累斯顿郊区进行训练。而按照鲍斯的设想,他需要成立一支向二商做张拉10万人的军队,全部配以德式装备,并由德国人进行训练,然后杀回印度,赶走英国殖民者。
些足配下盾位手温后挥船 一名叫巴旺特·辛格的中尉战俘后来回忆说:"一天,德国人告诉我们,有一名'印度领导人'要跟我们谈谈。就这样,他(鲍斯)走上前来,说需要500名志愿者,还说要带我们杀回印度……几乎每个人都举手(参军)。"
1942年8月,"自由印度军团"举行隆重典礼,宣誓效忠德意志帝国及其元首希特勒,并"在钱德拉·鲍斯的率领下,为印度而战"。一个月后,该军团又被德国国防军吸收,改名为"第950印度步兵团",全团总计有3500人,其中印度籍英军战俘3000人。
可这时的鲍斯反倒没了以前的兴奋劲儿了,因为他对希特勒进攻苏联的行为非常不解甚至不满,他认为这将破坏他的印度独立大业。而当1943年2月初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后,鲍斯更加意识到,指望德国人帮忙赶走英国殖民者是不可能了,希特勒只不过是把他当做对外宣传的工具而已。
1943年2月,鲍斯在收到日本的秘密邀请后,搭乘德军潜艇,从德国北部港市基尔出发,绕道好望角,在马达加斯加又换乘日军的伊-29潜艇前往日本。鲍斯一走,那些印度军团的士兵立刻群龙无首,队伍里弥漫着悲观、迷茫的情绪。德军军官库尔特·克拉佩在鲍斯离开德国后成为军团指挥官。
纳粹德国垮台之前,印度军团仓皇逃离德国,但最终还是被美军俘虏。1945年8月,印度军团的士兵被押解回印度。
在获悉德国人将派他们去荷兰时,军团中有47人还试图组织哗变,他们拒绝前往荷兰,理由是"我们要回印度"。出于安抚其他印度士兵的考虑,德军最高统帅部没有处死这些人,只是把他们重新押回战俘营。
1943年8月,印度军团又从荷兰被抽调至法国,在波尔多市以西的拉克瑙担任防卫比斯开湾海岸线的任务。之后该团的士兵经常出现在法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战后,法国杂志《三九-四五》甚至刊登过该团士兵和德国空军女文职人员在巴黎鬼混的照片。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印度军团在法国境内的抵抗组织的打击下风声鹤唳。虽然两个月后该团划归纳粹党卫军管辖,并改名为"武装SS印度志愿军团"。
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印度军团逃回德国。1945年3月23日,印度军团提交报告称,他们全团有人员若干、装备若干,并"自豪地"宣称,"本团保存了完整的战斗力"。当被问及原因时,竟回答"因为我们没有作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