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双 72 是浙江省农科院以高产品种宁油七号为母本,澳大利亚双低品种马努为父本,育成的双高(高产、高含油量)义改友叫财问它许洲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蔬来自两用型油菜新品种。
价振脱 浙双 72审定编号是国审油2003008来自,又称浙双2号
该品种 居环套仍决2001 年 4 月通过浙360百科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1 年 8 月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之一。 2001 年 10 月荣获中总权转结础互且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优审含衣黑底试国质农产品"金奖"。由于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病和油蔬两用广专于一体,同年被浙江省科技厅育张议源但行列入重点推广项目和双低油菜产业化重大项目。 2002 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生物学特征、特性,农艺及经济性状
1 、特征、特性:浙双 72 属甘蓝型半冬性偏春性类型。幼苗直立,叶色淡绿, 薹茎粗壮无蜡粉,花黄色,种子尽黑色。
2 、农艺及经济性状:该品种 1997-1999 年省区试,平均亩产 137 . 28 公斤,比对照"九二 58 系"增产 20.8诉6% ,达极显著。 2000 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143 .4 公斤 比对照"九二 5双8 系"增产 12.8% 。 2001 年度江西省区试,平均亩产 132 .19 公斤, 比对照全国主加重赶未胞掌都金气名气栽品种"中油 821 " 增产 1功量个察强5.81% ,达极显著,居首位宜钱商就愿。一般亩产 150-180 公斤危诉事增科效同胞,最高亩产达 267 公斤,创浙江省油菜高产新纪录。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对两年浙江省油菜区试参试品系抗病性鉴定结果,浙双 72 较抗菌核病,病情指数分别为 41.25 和 32.0 ,对照九杆绿取排二 58 系为 42.5 和 30 ,已达双高品种九二 58 系水平。病毒病抗性略次于对照。浙双 72 耐湿性特强, 1998 年出现换永挥批正声改确多历史上罕见的烂冬年,其余品补王湖硫住检律速逐某准种烂根死苗严重,浙双 72 仍生长良好, 1999 年夏收浙双 72 产量与我省主栽品种九二 58 系比,增剂强产幅度比正常年份更突出,使浙江省种植面积由 199层客久求9 年的 2.79 万亩, 2000 年迅速扩大到 28.32 万亩。
3 、 具有油蔬两用的特点。浙双 72 改善了甘蓝型油菜薹常有的苦涩味,菜薹可鲜食或加工成脱水蔬菜,每亩约增加产值 100 元,采薹后对产量、品质无明显影响。经品质检测结果,其菜薹的维生素 C 、 B1 、 B2 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硒均高于油冬儿青菜薹。
4 、浙双 72 属冬春双发类型,熟期理想,耐湿性强,耐迟直播,符合节本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
品质测定
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其含油量 43.5% ,芥酸 0.67% ,硫苷 22.73umol/g (饼),符合国家双低油菜标准。
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该品种 1998-2003 年夏收在省内外累计种植 996 .3 万亩,新增效益 5.9 亿元。浙江省累计种植 467.51 万亩,其中, 2003 年夏收面积 156 .29 万亩,占浙江省油菜面积的 1/3 以上,占浙江省双低油菜面积的 75% 以上。。新 品种推广和产业化同步推广加速其推广迅速。该品种已 在江西、安徽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江苏、湖南、湖北等省也已引种种植,预计明后年将成为华东区油菜主栽品种之一。
1 、集中连片种植,严防生物学混杂。
2 、适时早播: 移栽油菜 9 月底至 10 月初播种, 11 月上中旬移栽,秧令 35 天左右。直播油菜 10 月中旬播种,一般不超过 10 月 25 日。
3 、合理密植 移栽油菜一般每亩密度 8000-9000 株。直播油菜每亩留苗 1.2-1.5 万株,早播稀些,迟播密些。
4 、科学用肥 浙双 72 属多枝多角大粒型品种,要求重施基、苗肥,适施苔花肥,增施磷、硼肥。一般要求基苗肥占总施肥量的 2/3 ,苔花肥占总施肥量的 1/3 。亩施过磷酸钙 50 公斤,作基肥和腊肥二次施用。硼肥基施 1 公斤 / 亩。作苗、苔肥喷施每次 100-150 克 / 亩,以硼肥基施为好。
5 、浙双 72 油蔬两用栽培,一般在薹高 30 - 35CM 时,选晴天下午摘薹 10-15CM 长,摘后视苗情及时适量施用氮肥。
6 、年前防冻,年后防渍害 浙双 72 茎叶淡绿色,要求越冬苗体老健,防止肥料过头遭冻害。年后做好开沟排水,防渍害。
7 、严禁割青,建议打堆后熟 浙双 72 属大粒型、高含油量品种。割青将严重影响产量和含油量。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新石桥路 198 号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组
一、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株高1.6-2.2m;分枝强、散生型分枝,分枝节位低,有效分枝节位36cm左右,根系发达,抗旱力和抗倒伏能力极强。叶色较深,叶片狭窄,后期叶基本脱净,田间通风透光好,抗病性好,成熟期熟相好。一次有效分枝13-15个,最多达20个以上,二次有效分枝12-20个,单株有效角数450-600个(比一般油菜品种多100-200个),最多达1600个,每角粒数23-40粒(比一般油菜品种每角多10-20粒),千粒重4.1-4.3g(比一般油菜品种重0.5-0.7g),商品籽芥酸含量0.4%,硫甙含量34uml/g,含油率43%。属优质、双低、高油品种。
二、产量表现:
浙双72的丰产性特好,高产潜力极大。试验平均产量256.5kg/亩,大面积一般亩产250-300kg,高产可达350-400kg/亩。属超高产油菜新品种。适宜四川平丘区及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2003年在四川及长江流域各地示范种植,表现出前期生长茂盛,长势旺,抗病性和抗旱能力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油菜品种,深受广大农户喜爱。每亩可增产80-100kg,每亩增加种植效益200-300元。
三、栽培要点:
1、早育早栽:要求早育苗早移栽。西南地区、长江以南9月1日至9月10日播种亩用种量100g。长江以北,9月9-13日播种,亩用种量150g,出苗后苗床泼洒农家清粪水,每担粪水加100g尿素配合施用,培育壮苗,移栽前苗床施一次送嫁肥。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西南地区、长江以南10月1-10日移栽,行距45cm,株距23cm,单株种植,亩密度6500株左右。肥力高的田块或水稻田亩密度5500-6000株,行距50cm,株距24cm。直播田块每亩7000-8000株,长江以北,亩密度7500-8000株左右,直播田块每亩9000-12000株。
3、科学配方施肥:亩产250kg以上田块,需要施纯氮8-10kg,氮磷钾比例控制在1:0.5:0.6,每亩施硼肥1.5-2.0kg作底肥,初花期叶面喷施硼肥,浓度为0.3%。
4、病虫害防治:油菜种子萌发出苗时,注意防治虫害,使用乐斯本或敌杀死或氧化乐果或杀虫丹防治蟋蟀,苗床防治菜青虫等。初花期和盛花期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1000倍防治菌核病。在苗期、花角期用吡虫啉等农药防治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