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天然产物生物转化

《天然产物生物转化》是2009年3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况科籍,作者是金凤

  • 书名 天然产物生物转化
  • 作者 金凤燮
  • 类别 图书>科学与自然>化学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01日

内容简介

  传统的中草药与化学药物不同,化学药物口服后直接吸收、起药效;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经体内的肠道菌和消化系统的酶转化为另一种结构而起药效,但是这种体内转化往往受到个体差异等很多条件的影响,如果利用生物转化方法在体外将天然产物转化成易吸收、药效高的结构,将对创新药、中医药、保健食品和功能化来自妆品等意义重大。

  本书介绍了包括中草药的天然活性物质的分类、命名法,360百科国内外天然活性物质生物转化研究进展,相关转化天然活性物质的酶学基础,以及天然活性物质特异酶的微生物筛选与发酵产酶等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包括人参皂苷、白头翁皂苷、柴胡皂苷、济准敌广探矿钱明朱砂根皂苷、甘草皂苷、黄芪皂苷、大豆皂苷等在内的皂苷类物质的生物转化;介绍了包括大豆异黄酮、芦丁异黄酮设游些、淫羊藿异黄酮、黄芩苷、虎杖苷、亚麻木脂素在内的非皂苷的苷类生物转化。

  本书既可供生物工程、天然活性物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黄事类执迅叶机由呢死新药、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研发等领域的科技人员的参考资料。

构验今肥义

  绪论

  一稳试处束从画、天然产物生物转化的概念

  二、天然产物生物转化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一篇 天然产物生物转化的基础知识

  引言

  第一章 天然产物

  第一节 天然产物的分类

  一、皂苷、配糖体类

  二、苯丙素类与黄酮类

  三、醌类化合物

  四、生物碱类

  五、鞣质类

  六、萜类及挥发油类

 器无娘粒原素维分太理 第二节 天然产物的命

  一、糖类符号与其命名

  二、皂苷类的非糖体部分的命名

  三、苷类物质的命名实例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天然产物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第一节 食品工业中的天然产物生物转化

  一、小分子苷元的苷类酶

  想口械白规案略叫二、植物甜味剂苷类的转化酶

  三、大豆皂苷和异黄酮转化酶

  第二节 中草药皂苷、苷类等的生物转化

  一、苷类物质在体内、肠道里的代谢转化

  二、皂苷的生物转化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天然产物相关酶学

  第一节 酶的基本知识

  一、酶的国际系统分类法及编号

  二、酶的活力单位、比活力

  三、酶反应所酸克需的辅酶与辅基(维生素)及金属离子

  第二节 天然产物生物转化相关酶

  一、天然产物--配糖体察守草题留还参文晶(苷类)的糖苷酶仅洲望氧

  二、其他相关酶类

  三、天然产物生物转化的酶反应和反应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天然产物酶的微生物筛选与产酶发

  第一节 特异的天然产物酶的菌种筛选

  一、微生物分类与名称

  二、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类鉴定的基本方法

  三、一般产酶菌的筛选

  四、难培养菌(新菌)的筛选

  增手叫温祖言实场第二节 天然产物特异酶的产酶发酵

  一、微生物的营养

  二、微生物的发酵

  三、产酶发酵实例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皂苷类生物转化

  引言

  一、皂苷的分类

  二、皂苷的理化性质

  第五章 买队这器零财客写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

  第一节 人参植物

  一、人参种类

  二、人参的植物形态和生长环境

  第二节 人参的化似工防银学成分及人参皂苷

  一、人参的化学成分

  二、人参皂苷结构

  三、人参皂苷的分布

 景皇识七 四、人参皂苷的性质

  五、人参皂苷的生理活性

  六、人参皂苷分析检测

  七、人参皂苷的分离提取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人参皂苷生物转化与特异的人参皂苷酶

  一、人参皂苷的化学转化

  二、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

  三、特异的人参皂苷糖苷酶

  四、发酵产人参皂苷糖苷酶

  参考文献

  第四节 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实例

  一、酶催化制备微量人参皂苷

  二、制备Rh2、C-K实例

  三、酶转化制备的皂苷的确认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白头翁皂瞽生物转化

  第一节 白头翁植物

  一、白头翁植物的形态

  二、白头翁植物的分布

  第二节 白头翁的活性成分与命名

  一、白头翁的活性成分

  二、白头翁皂苷的药理作用

  三、白头翁皂苷的提取分离

  四、白头翁皂苷的鉴定

  第三节 白头翁皂苷酶与定向催化反应、生物转化实

  一、白头翁皂苷的分离提纯

  二、白头翁皂苷酶的分离提纯

  三、白头翁皂苷的酶转化实践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柴胡皂苷生物转化

  第一节 柴胡植物形态及资源分布

  一、植物形态与药材形态

  二、生长习性及资源分布

  三、柴胡功效

  四、常见的柴胡伪品

  第二节 柴胡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柴胡皂苷的药理作用

  一、柴胡植物中的皂苷类成分及其化学结构

  二、柴胡植物中的挥发油及甾醇类成分

  三、柴胡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

  四、柴胡植物中的其他成分

  五、柴胡皂苷的药理作用

  第三节 柴胡皂苷酶及其催化反应

  一、柴胡皂苷的提取

  二、柴胡皂苷的生物转化

  三、从柴胡皂苷酶转化制备低糖皂苷实践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朱砂根皂瞽生物转化

  第一节 朱砂根植物及其分布

  一、植物形态与药材形态

  二、资源分布

  第二节 朱砂根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一、苯醌类

  二、苯酚类

  三、香豆精类

  四、黄酮类150

  五、甾醇和三萜类150

  六、主要成分皂苷类152

  第三节朱砂根皂苷酶与定向催化反应、生物转化实践152

  一、朱砂根总皂苷的制备153

  二、朱砂根皂苷的酶转化153

  三、朱砂根皂苷酶转化实践154

  参考文献155

  第九章甘草皂苷生物转化157

  第一节甘草植物的形态、生境及资源概况157

  第二节甘草植物的药理作用157

  第三节甘草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皂苷的化学结构157

  第四节甘草皂苷的应用及局限性159

  第五节甘草皂苷的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160

  第六节甘草皂苷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160

  第七节甘草皂苷葡萄糖醛酸苷酶及其催化反应162

  参考文献164

  第十章黄芪皂苷生物转化167

  第一节黄芪植物及其生长环境和分类167

  一、黄芪的植物形态和生长环境167

  二、黄芪植物的分类167

  第二节黄芪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皂苷的化学结构168

  一、黄芪植物中的多糖168

  二、黄芪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169

  三、黄芪植物中的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化学结构169

  四、不同产地黄芪植物中黄芪总皂苷含量及黄芪甲苷含量171

  第三节黄芪皂苷糖苷酶及其催化反应171

  参考文献175

  第十一章薯蓣等甾体皂苷生物转化177

  第一节甾体皂苷及其分布177

  一、甾体皂苷元的结构特点178

  二、甾体皂苷的结构分类178

  三、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180

  四、甾体皂苷的提取与分离181

  五、波谱特征181

  第二节穿山龙植物与其化学成分182

  一、穿山龙植物(穿龙薯蓣)182

  二、穿山龙生药鉴别184

  三、穿山龙化学成分184

  四、穿山龙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185

  第三节薯蓣皂苷酶及其定向催化反应188

  一、薯蓣皂苷酸解成薯蓣皂苷元(皂素)188

  二、特异的淀粉糖化酶对薯蓣皂苷的水解189

  三、笔者实验室研究的薯蓣皂苷糖苷酶190

  四、薯蓣皂苷转化实践191

  参考文献192

  第十二章大豆皂苷、茶皂苷的生物转化195

  第一节大豆皂苷196

  一、大豆皂苷的化学结构196

  二、大豆皂苷的组织分布198

  三、大豆皂苷的生理活性及应用199

  四、大豆发酵食品与营养、生理作用199

  第二节大豆皂苷的生物转化200

  一、大豆皂苷的提取与分析200

  二、大豆皂苷酶203

  三、大酱发酵中的大豆皂苷的变化203

  参考文献206

  第三节纳豆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异黄酮和纳豆激酶的变化210

  一、纳豆激酶210

  二、纳豆发酵中纳豆激酶和大豆皂苷、异黄酮的变化212

  参考文献213

  第四节茶皂苷的生物转化213

  一、茶植物213

  二、茶皂苷分类与命名214

  三、茶皂苷的提取和纯化217

  四、茶皂苷的生物转化217

  参考文献218

  第三篇 非皂苷的苷类生物转化

  引言220

  参考文献222

  第十三章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223

  第一节大豆异黄酮概述224

  一、大豆异黄酮的分布、结构与理化性质224

  二、大豆异黄酮的吸收与代谢227

  三、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227

  第二节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检测方法230

  一、大豆异黄酮的提取230

  二、大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230

  三、大豆异黄酮的定性和定量检测231

  第三节生物转化反应类型与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234

  一、生物转化反应类型234

  二、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过程235

  第四节大豆异黄酮的转化实践236

  一、大豆异黄酮的提取236

  二、大豆异黄酮糖基水解酶的制备237

  三、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制备238

  四、酶转化产物的分离纯化239

  五、酶转化产物、大豆异黄酮苷元的生理活性239

  参考文献241

  第十四章芦丁黄酮苷的生物转化244

  第一节含芦丁植物及分布244

  第二节芦丁的药理作用245

  第三节芦丁的理化性质及其化学结构245

  第四节异槲皮苷及其植物来源分布246

  第五节芦丁、异槲皮苷的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247

  第六节芦丁的糖基结构改造研究进展248

  第七节芦丁鼠李糖苷酶及其催化反应249

  参考文献254

  第十五章淫羊藿黄酮苷的生物转化258

  第一节淫羊藿植物及分布258

  第二节淫羊藿的药效作用260

  第三节淫羊藿的化学成分260

  第四节淫羊藿黄酮苷的化学结构260

  第五节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266

  第六节淫羊藿黄酮苷糖苷酶及其催化反应266

  参考文献270

  第十六章黄芩苷的生物转化273

  第一节黄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273

  第二节黄芩的药理作用276

  第三节黄芩总黄酮的分析278

  第四节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和分离279

  第五节黄芩苷βD葡萄糖苷酸酶281

  第六节黄芩苷的生物转化实践282

  参考文献284

  第十七章虎杖苷的生物转化286

  第一节虎杖的化学成分286

  第二节虎杖主要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287

  第三节虎杖有效成分的分析289

  第四节虎杖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290

  第五节虎杖苷βD葡萄糖苷酶291

  第六节虎杖苷的生物转化实践292

  参考文献294

  第十八章亚麻木脂素的生物转化295

  第一节亚麻木脂素的性质、结构和功能295

  第二节亚麻木脂素的体内代谢296

  第三节亚麻木脂素的分析296

  第四节亚麻木脂素的提取与分离298

  第五节亚麻木脂素SDGβD葡萄糖苷酶299

  第六节亚麻木脂素SDG的生物转化300

  参考文献300

  中文索引302

  英文索引310

曲染敌息宣还她护

  天然产物(Natural products)主要指植物的活性成分,也可以说中草药(植物药)的活性成分。在我国,使用中草药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中草药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极装化的结晶,同时也对中华民族健康与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我国可用于中草药的植物超过1来自1100种,已广泛地用于医疗、公众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同时在功能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制品,如牙膏、色素、墨水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胜奏冲欢报直础 天然产物是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配糖360百科体的苷类与皂苷(包括三萜和甾醇类皂苷)类;还有苯丙响呀连氢住易乡素觉素与黄酮类、醌类、木脂素与鞣质、低萜类及生物碱类等;其中黄酮类、醌类、香豆素、木脂素和低萜类等与糖结合,往往以苷类形式存在。

  然而,天然产物作为中草药有效成分不一定是活性最高且最佳的结构。传统的中草药与化学药物不同,化学药物口服后直接吸收、起药效,但中草药口服后,其很多活性成分(天然产物)被肠道菌和消化系统的酶转化为其他结构,被吸收后进人体内起药效,这就是传统调厂吸收探丝跑天身中药的奥妙所在。但是这种体内转化往往受到人体个体差异和多条件的约束;如果利用生物转化方法在体外将天然产物转化成易吸收、药效高的结构,将对创新药、中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意义重大。

  特异酶改造传统中药得到高活植物以性中药或高活性稀有成分,不仅是生物学、医学、药学、精细化工、食品和农业资源交叉领域的课题,也是目前中药、创新药物、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

  功能食品。温饱时代的营养告饭超紧杂医阿够(第一功能)和色香味为基础的食品(第二功能),已发展成为调节生理机能的功能食品(第三功能)。目前功能食品发展很迅速,我国生产的品种接近万种,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但是和中药一样,如果这些功能食品简单加入中草药,功能不一定效果很好;为了提高生理功能,功能食品需要将中草药组分转化为易吸收、活性更高的生物转化天然产物。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