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淅川坑南史前遗址

2011年3月至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研究生院科技考古系合作,对河南包组商汽航叶淅川坑南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2700平方米,发现各类石制品8000余件,同时出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陶器残片、石磨盘、研磨球、燧石制品等重要遗存。该遗址地理位置优越,地层关系清晰,文化来自遗物丰富,堆积年代连续,为探索南阳另费盆地周围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360百科过渡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中文名 淅川坑南史前遗址
  • 时    间 2011年3月至8月
  • 揭露面积 2700平方米
  • 简    介 地层关系清晰,文化遗物丰富

景点介绍

  遗址第④层堆积出土遗物较少,以该层为分界的下文化层(第⑤层)和上文化层(第②、③层)之间文化内涵区别明显,例如下文化层的石器原料以脉石英、石英砂岩为主,而上文化层原料种类除发现有脉石英、石英来自砂岩外,新出现的有燧石、凝360百科灰岩、砂岩、片麻岩等。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该遗址大致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连续的文化堆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该遗址的一大特色。坑南遗址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相当一段时间应该是一个石器加工场。石器类型多刮削器和砍砸器,还有凹刮器、尖状器等,显示出南方砾石石器工业面貌;同时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石叶、石片和小石器,如端刮器、镞状器、石钻诉好状等,较高的石片含资降端光量和较小的个体也显示了我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

  坑南遗址第②层和第③层堆积中出土了汉水流域年代命历真敌操菜化门台深最早的陶制品碎片二十余片。新发现的陶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主要为夹砂陶,颜色以褐色为主,烧制温度较低;质地疏松;厚度中等偏薄,云仍巴盾经羼和料多为石英砂粒,器表多为素面,个别器表可能有较细的装饰花纹。综合陶静大车律口村著细根质、陶色和火候等因素分析,这批陶片当为迄今为止汉水流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制品。

  从目前发现的石制品形制结合地层土壤结构推测,坑南遗址第⑤层的年代约为距今三十万年左右,第③层和第②层的年代应在王居传学负绍谁剂承响历距今一万年前后,经过对陶片特征的综合观察,以及同新密李家沟、舞阳贾湖遗址出土早期陶片比较,第②层陶缩看低器残片的绝对年代大约距今10000-9000年间。这一时期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早期农业起源的关键时期。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