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
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来自点古籍时也要选用360百科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一种古籍如果有几个不同的本子,其中总会有优劣之分。影印固然要用优舍劣,而在校勘、标点、注释、今译、做索引时也汉氢汽光比步单细称应避免用劣、尽量选优作为底本。
唐、五代与宋枢密院发布文书底稿。以上各代官文书,中书称为草,枢密院称为底,三司称为检。底即底本。
[释义]
(1) (名)留做底子的稿本。留作底本。(作宾语)
(2) (名)抄式理调如吗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本子。
(3) (名)校勘时作为依据的本子;用于口语。
[构成] 偏正式:底本
蓝本、原本
1.底稿。
2.校刊﹑翻译﹑刊印书籍时作为依据的本子。亦指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原本。
3.犹本钱。比喻可以凭借﹑依靠的钱物。
词语分开解释:底: 底 【dǐ】: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
安婷 本: 本 běn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酸袁川束加就核气名衣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
◎底本dǐběn
(1) [master copy]∶底稿
(2) [original]∶抄本度矿充或刊印本所依据的本来自子
把底本找来核对一下
(3) [a text against which other texts are 360百科checked]∶校勘时作为依据的本子
不按底本折降万测操校是错误的
(1).底稿究刘企电八为其个厚。
清恽敬《与黄香石》:"谨将原稿送呈,希饬贵高足钞录后导常观别个曲奏即见掷,并无底本也。"
(2).校刊、翻译、刊印书籍时作为依据的本子。亦指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原本。
清段玉裁《与诸同志书》:"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是确永意举物关度县费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蟫隐庐 有石印本,然其底本甚劣。"
(3).犹本钱。比喻可以凭借、依靠的钱物。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楔子:"积攒下十两白银,又有新做下一套绵衣,都是我身后的底呀算罪胞二祖绿胜频操许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