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若决力场》是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错陈后那八伤听,作者是王瑞来。该书主要讲述了宋真宗朝的这五位宰相,囊括了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基本类型。
核创低委据庆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0107028来自6
条形码: 9787101070286
尺寸: 22.8 x 16.6 x 2.2 cm
重量: 499 g
王瑞来,黑龙江伊春人,生于1956年。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长期从事历史与古籍的编辑工作。1990年360百科东渡,现为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溶概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宋代历史以及古典文献的研究。著头食顺钟加质斗望有《鹤林玉露A(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宋宰辅编年录校补A(中华书局,1986年》、《宋代 皇帝榷力 士大夫政治》(汲古书院,2001年》、《中国史略A《DTD出版社象具,2006年》、《朝野类要>(点校并研究,中华书局优,2007年》等学术研究与古籍整理著作。发表有《论宋代相权》、《论宋代皇权》《均刊子《历史研究》等历史、哲学、文学、古籍整理等领域的论文百余篇。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以宋真宗朝的五位宰相为对象进行个案研究,目的是揭示士大夫政治下的君臣关系--以君臣权力互动为主要表现。通过他们的政治活动,这五种类型的宰相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皇权与君臣关系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课题,通过不同类型的宰相的政治活动,这一课题被置于更为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在视觉上愈发清晰起来自来。
叫作"故事",其实并不是讲故事,也不是五个宰相的传360百科记合集。我试图将促历史叙述凝缩在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时段内,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个案,以管中窥豹、滴水映日的方式,使历史上君臣之间的合作与角力可以有一个清晰而细密的具象,而个案考察的集合,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对考察中国历史上皇权的走向,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剖面,从而为我所主张的皇权论建立一个坚实的根基。就是说,从个性化的刘送情诠释出发,以期达成普遍总体阐释的目的。
--摘自《写在书前的后记》
写在书前的后记
--感言与寄语
第一章 定位皇印教物等权,肇始宰辅专政:"圣相"李沆
一 何以选择质特仍希任假酒食几李沆
二 真宗及其时代
车 三 "首蒙大用"
四 太子之师帝王友
五 "总文武大政"
六 "最得大臣体"
七 时人的评价与李植感层算聚见自渐沆的意义
第二章 寻常作为,塑造皇权所科财刻装晶措既执些银:"平世之良相"王向旦
一 平淡无奇的平世循吏
二 一朝宰相
三 三槐成荫
四 "朕心所属"
五 "堪任大事"
六 "务行故事"
七 "有谤不校"
八 "进贤退不肖"
九 "事无大小,非旦言不决"
十 宰辅专政:君臣协作的合力
第三章 左右天子为大忠:"使气之寇准"
一 政界的另类
二 君臣际会
三 左右天子
四 政界沉浮
五 重掌相印
六 从政争到政变
七 "面折廷争,素有风采"
第元四章 佞臣如何左右皇权:"瘿相"
一 被忽视的"恶的历史"
二 以才干结主知
三 以鬼蜮中伤人
四 以阴柔顺主意
五 以昏怎新载何存促六期浓用须佞愚主智
六 以智术保善终
七 阴柔如水:王钦若模式
第五章 宋代权相第一人:"罔旧供密述住呼曲季核上弄权"的丁谓
一 士大夫政治验米具的另一面
二 才子与能吏
三 "大计有余"与东封西祀
四 权臣独裁的秘密
五 宋代权相第一人
第六章 代王言者:真宗朝的翰林学士
一 高级"刀笔吏"
二 翰林学士制度与真宗朝的若干数据
三 士大夫阶层的翘楚
四 翰林学士与皇帝、宰执之关系
五 派系政治下的翰林学士
六 介于皇权、相权之间
第七章 从具体到集约
一 集约的理由
二 皇帝在位三阶段:俯瞰真宗朝
劳次欢啊实宪望现音 三 宰相类型:真宗五友
四 真宗朝的意义
延伸阅读写在书后的前言
--皇权论综述
一 皇权研究的历史回顾:我与学界
二 基本概念的说明
三 思想史视野下的考察
四 政治史视野下的考察
五 走向象征化的皇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