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1来自1年印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津岛佑子。
走出文豪父亲太来自宰治光环的小说家津岛佑子
写出日本与台湾殖民关系的小说
殖民地的日本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乍看自由,其实过著濒临窒息的漂泊生活。
殖民地的人落神欢极三这著民宛若柔弱的少女,被来自外部如野兽般的男性所蹂躏?
雾社事件过后三年,终於找到莫那鲁道化为白骨的遗体。在此新闻被大肆报导期间的某一天,与360百科丈夫明彦相依为命来到台湾的美世,梦见年幼的自己与父亲一起走在山里:「相当熟悉的父亲背影」,但突然响起枪声,啊,对了,或许这是莫那鲁道,美世这么想著。因为这里是台湾的山林嘛。美世对於与明彦在台湾的生活感到彷佛「丧失了自己的领土」般穷途末路;梦中已化作白骨的莫那遗体,就像是过越汉底杂乙航费言世的父亲为了安慰、鼓励女儿美世而再次出现在眼前……
小说的主人公日本女性莉莉 / 茉莉子,透过七十年前的书弦务江养半十光信与日记,与一九三○年代旅居殖民地台湾台北、同样经历丧子之痛的阿姨优也吗战少印奏般美霞 / 美世产生连结;作者以台湾原住民动植物传说编织筛网,重新捕捉雾社事件与当时日本人的殖民地生活面貌,并藉由两位女性丧子、失婚的生命经验,描绘统治殖钢秋言巴者加诸殖民地人民、男性加诸女性的「太过野蛮的」行径。
质位话诗本书自二○○五年动笔,至二女织口肥尔吧造对马○○八年完成。津岛佑子亲赴台湾取材探查,对考据巨细靡遗,从植物、昆虫到台湾新旧地名与地理位置,一一细心记录。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梦境交错的叙事手法,探讨具钱远三○年代日本人以什么样的意识生活在殖民地,呈现出家庭、性爱与殖民统治无法切割的复杂交叠。非「家国」视点的女性个人生命史书写更为传真,让人动容。阳清础到传子神「如果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以支配者的身分生活在当时的殖民地,身在战后的我们也无法理解这到底贵决开联两缩按困跑举是什么样的悲剧。」
小说的目的并不在谴责日本殖民地主义过去的丑恶。不论美霞或是莉莉,还是在旅馆所结识的台湾人杨先生,都拥有著因为无法画除好括宗度下为拯救自己的孩子,而「让他(她)死去」的共同体验与记忆。他们一边背负著无善各训饭停段序米法承受的记忆,同时从目前的意识中将之消解。「如果不能疏欢略离记忆和意识,我们就无法活下去。」
关於《太过野蛮的》
对原始母系社会的幻想动摇电且收新了男性中心的民族国家框架,以殖民地台湾为舞台的《太过野蛮的》中,对於国家暴力,对於殖民地、台湾原住民所行使的男性原理与男性加诸女性的男性原理,事考表担实上是同理可证的共犯关系,有极为巧妙的结合式呈岩导群修路呢队现。而这也是作品中为何干么当女主人公美霞在身讲常听让西两散已刻心面临崩溃的临界点时,莫那鲁道的声音与幻影便无时不刻的出没。作者也指出E.M.佛斯特的《印度之旅》对於自己书写这个作品时有极大的启发,也就是「性」与「殖民地」二者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作品的主题结合了「雾社事件」与殖民者女性的视点,时而平行时而交错的描写手法,与战后触及「雾社事件」的日本小说多以「政治正确」的反省笔触大不相同,也可说是现代日本文学在战后重新编织殖民地台湾记忆的全新呈现。作者本身对於「雾社事件」的描写目的强调绝非是「事件报告的书写以及正确地还原事件原貌」,而是试图理解这样的惨剧是遭受如何的国家(男性中心)暴力压迫下才产生的缘由。
这个作品在津岛文学中另一个象徵意义是──男性形象的变化。作品中登场的台湾人男性杨先生背负著曾经失去妻子、孩子的伤痛,不仅对后来非亲生的女儿视为己出,也让另一位女主人公莉莉自然的敞开心胸,对他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而这是津岛文学当中从未出现过的父亲角色。至此,我们可见津岛文学当中父亲太宰治的亡灵在经过岁月的净化除魅下,已经逐渐远去,对父亲抛弃襁褓时期的自己转身离去的怨气,在这作品当中已经有了和缓的迹象。
津岛佑子
1969年开始以笔名津岛佑子投稿《三田文学》,1972年与1973年以〈孕狐〉与〈瓶中的孩子〉入围第67回以及第69回芥川赏候选作品之后,连续囊括日本文坛具代表性的多项文学奖。
1991年2月参加反对波斯湾战争文学者集会,8月参加文学者与科学家共同国际会议,针对日本文学一直以来抹煞艾努口传文艺的问题发表演说。同年9月赴法国,在巴黎大学东洋语言文化研究所(INALCO)硕士课程讲授日本近代文学。
2001年起组成作家团访问韩国、日本等地作家进行交流。2003年发表《奈良报告》,2004年该作品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赏、紫式部文学赏。2005年11月担任台日作家团团长,率领作家松浦理英子、中泽惠以及星野智幸等参加台湾东吴大学作家研讨会,并与台湾作家朱天心、舞鹤、夏曼.蓝波安等进行交流。2008年发表以1930年代台湾为背景的小说《太过野蛮的》。
目前正执笔讲谈社创社百年纪念作品,内容取材自中亚吉尔吉斯的英雄叙事诗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