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颐浩禅寺

颐浩禅寺,来自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始建于宋景定元年(一二六○年),相传原为南宋宰相吕颐360百科浩故宅为寺名而得名,旧名草庵,又名永安庵。后吕氏故宅归旧族费辅之所有,改建经堂,命道崇法师主持。

  • 中文名称 颐浩禅寺
  • 地理位置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
  • 著名景点 宰相吕颐浩故宅
  • 主持 命道崇法师
  • 开放时间 1月31日-1月31日:周一至周日 05:00-16:00;2月2日-1月30日:周一至周日 06:00-16:00

历史

  元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年),奉旨换十跑吧没也肥员化升院为寺,更名为"颐师短浩禅寺"。建大雄宝殿边门、两庑,初具规模。

  元朝元贞元年来自(一二九五年),扩建大山门、鸳鸯楼、天王殿、弥勒殿、祖师殿、水火神庙香乳堂、文昌祠、凌云阁、微笑堂、天香亭司音三纪云冲这上政、贝多林、圆通殿、梅360百科雪轩、宜静院,另辟金鲫池和石假山等二十余处殿阁楼院。寺内鲜层波况秋拿几有各朝名人撰写的碑止法向著翻刻十五方,有唐吴道子画、元赵概老红孟頫书《金刚经》及其所画的"不断云"等手迹、石刻。

  当时颐浩寺规模宏大,殿宇凌空,法幢巍然,可居千僧,遂称古刹。自明洪武十四到十六年(一三八一年至一三八三年),大渊法师曾加以修葺,以后叠经兵燹,屡毁屡建。清光绪三十二年(件空一九○六年)又重修,但规模已不及当初。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农历正月初四,寺大部者至克备非毁于日军炮火,仅存天王殿、大山门。一九五八年拆保钟委造际了章液留固齐移,仅存元"松江府颐浩寺碑记"碑一方,古银杏树一株,"不断云"石刻断石十四块,殿宇柱脚十六块及少许假山石等。今由当地众信在原址内再建一小殿宇,并服就似请赵朴初先生题额"颐浩禅寺"。2002年8月,在现建的殿宇旁边挖土时发现了该寺一殿的柱础遗物。

  颐浩禅寺于一九九二年修复后,建造石碑坊一座,重建了观音殿、山门、殿堂、寮房等寺宇建筑;占地四千三百三十二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

  颐浩禅寺于一九五一年被列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二年七月,经青浦区人民政持木看委掌营北令花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按迅线严方船理压受论概

寺内古迹

  不断云石刻 青石质,有数十米长,图案为连续的云朵,故称不断云。图案相传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绘,采用高浮雕的形式。颐浩寺内原有金鱼池,不断云石刻即是原金鱼池四周的石护栏。民国年间寺遭战火,金鱼池毁损。解放后,不断云石刻的残存部分被砌在墙体内。现当地众信将幸存的不断云石刻集中在一起,向众人展示元代石刻的艺术风采。

  元"松江府颐浩寺碑记"碑高2.72米,宽1.31米,厚0.3什怎凯样丝2米,青石质,元至元七年(1341)立。由牟O撰文,米很谈算德文为行楷,20行670字,因历史久远,石碑表面有些斑驳脱落,文字已很难辨认。碑文记载了颐浩寺创始和建寺的历史。

  元牟颐浩禅寺记

  寺据淀湖之金泽,距松江七十里。宋景定初,巨族费辅之因里人吴进之之施,有感於中,遂相与唇商齿榷,买其族庐,始创经堂,以庋大藏,命道崇主之。躬汛扫,延方来,晨觉草座干露括光夕照,不辍翻阅。又以如信践履真实,俾贰厥事。崇既没,信继之。冰蘖口体,竭蹶经营。爽垲其地之隘陋者,盐免胡白细值精升绝差商澄驶其水之卑洼者,审曲面势,鸠工饬材,弃其旧而新是图。至元戊子建大雄殿,构山门,翼两庑。楼阁堂室,丹垩章植计安国璀璨。像设宏丽,香灯炜煜。凡寒燠宴息之处,出内储□之器,靡所不备,过者忻然。元贞改元,被旨升院为寺。越五年而信殁。今住持清林宝月大师志圆,趋向不群,克踵其后。又明年得旨,甲乙流传。而明满总寺事,耆旧明寿、明净、明亮、永如、崇辉、明显等,合志率力,复大阐山门,建圆通殿,冶洪钟,登簨虡。又六年,造毘卢阁,奉千佛,显贤劫应世之次第。至大初年,广庖福。明年拓方丈,即其后篑土为阜,垒石为峰,以壮形势。增羡膏腴,汰除硗瘠,以永具瞻。阅历岁月,绩底于成。圆状其事求予记,予语之曰:"佛氏清净之教,雄冠九流,揭云汉而昭日星,莫不知其高远也。因果之衡,平吞三世,禀雪霜而莹冰玉,莫不知其暴白也。云仍守之,恒务清白,故能风动遐迩,泽及幽明。大厦干霄,大田无税,盖有以也。苟或专口体之安,放戒检之峻,不希冀于正觉者,得无愧乎?而今而后,夕惕朝兢,颐神养浩,潜修密证,大用繁兴,使重元之化,永永常住,殆其庶乎!若曰以志养气,以气养勇,塞乎天地之间,而为颐浩者,此予子舆氏之言,不复为上人道也。"至大三年正月望日记。

  至元七年正月望日,当山住持清林宝月大师志圆立石。寺主海月净明大师明蒲立石。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赠黎安二生序
下一篇:亲委

相关文章